吃饱了就出去走走对身体有利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吃完饭后一家人边走边聊天,一来可以消食,二来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有人说:饭后散步会导致胃下垂?饭后能散步吗?答案:可以。吃完饭后去外面散散步走几圈,是一件非常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事情,并不会出现传言中所说的会导致胃下坠等情况。但是,一放下筷子就立刻站起来出门散步,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而为了消化这些刚刚摄入的食物,胃需要分泌大量的消化酶与食物充分的混合,所以就需要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到肠胃等器官,才能够更好的消化和吸收食物。那么,吃完饭后,过多久散步对身体比较好?饭后多久散步对身体好?饭后散步,的确是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是!注意这里说的“饭后”,是指在进食完20~30分钟以后,而并非指饭后立即出门散步。饭后百步走,比较适合平时活动较少,特别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也适合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散步的方式也有讲究不要一出门就走出“六亲不认”的大步伐。饭汪帆后散步要掌握好速度,不能走得太急,以一分钟90步,即一秒走1~2步为佳,每次饭后散步时间以10~30分钟为宜。走路姿势上,要保持上身挺直,避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最好足跟困伍雹先着地。散步前可以先简单动动手脚暖身,过程中若感觉肠胃不适,头晕等状况,就需要立即停下来休息。提示:有些人在散步的时候喜欢倒着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平衡能力不好或者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不适合采用这样的方式,可能会有摔倒的风险。饭后散步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以下4类人尤其要谨慎。4类人“饭后散步”要谨慎1、胃病患者体质较差特别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饭后不宜散步,而最好应该在饭后平躺10~20分钟。因为饭后胃内食物充盈,此时进行直立性活动,本身有胃下垂的症状会加重胃的负担。2、贫血、低血压患者饭后大量血液都供给胃部了,散步时很容易造成脑部相对缺血,出现头昏、目眩,甚至昏厥,这类朋友最好不进行饭后的散步,而选择在清晨散步会更好。更3、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饭后最好静坐30分钟再散步,马上散步易出现头晕乏力,甚至昏厥。做法:高血压患者散步时上身要挺直,否则可能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前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处于不停振动中,易引起头晕。4、冠心病患者患有冠心病的人,进食后立刻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有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建议:饭后先按摩腹部,休息半小时再散步,每次半小时,步速不要过快。步行是最简单的健身方式,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让你走的更健康。橘升你也许认为散步是很简单的运动,身体不会有太多变化。然而,当你迈开腿,散步1小时的时间内,身体便会发生一系列积极的生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