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生活百科>人民英雄纪念碑那边的浮雕上的历史事件,事件概况,历史意义

人民英雄纪念碑那边的浮雕上的历史事件,事件概况,历史意义

2024-11-30 03:54:43 编辑:zane 浏览量:553

人民英雄纪念碑那边的浮雕上的历史事件,事件概况,历史意义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一、虎门销烟

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

二、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幅浮雕是描写1851年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它提出政治平等、经济平等、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四大口号,严重地动摇了满清皇仿盯朝封建统治的基础。

三、辛亥革命之武昌起义

第三幅浮雕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四、五四爱国运动

第四幅浮雕是“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愤激的青年演说者,怒形于色的人群,使整个浮雕充满了痛恨国贼,激动人心的气氛。

人民英雄纪念碑那边的浮雕上的历史事件,事件概况,历史意义

五、五卅运动

第五幅浮雕是“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威,英国巡捕向徒手群众开枪射击,死伤多人。“五卅惨案”引起了全上海以至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促使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的爆发。

六、八一南昌起义渗大扒

第六幅浮雕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浮雕。1927年8月1日早晨,一个连队的连长,挥着右手向战士们宣布起义,士兵们举着起义的信号——马灯,光辉的红旗举起来了,战马在呼啸,劳动人民正在帮助搬运子弹,战士们激昂地高呼着。从这时起,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部队,展开了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武装的斗争。

七、抗日战争之敌后游击战

第七幅浮雕是“抗日敌后游击战”,浮雕上显现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的场面。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

八、解放战争之百万雄师过大江

第八幅浮雕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浮雕,这是八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

国民党认为不能逾越的天堑长江,被英勇无敌的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了。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帜,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

在这幅浮雕丛昌的两旁,是两块装饰性的浮雕。左边是渡江前夕,工人抬着担架、农民运送军粮、妇女送军鞋等热烈支援前线的场面。右边的一块表现全国各阶层人民举着红旗和鲜花,双手捧着水果,欢迎解放军、慰劳解放军的情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英雄纪念碑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life/22666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