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四大名山是什么山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广东四大名山为:鼎湖山/罗浮山/丹霞山/西樵山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首,距肇庆城区东北18公里,位于北纬23°10’,东经112°31’。因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学者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 。 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 鼎湖山面积1133公顷,最高处的鸡笼山顶高1000.3米,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常绿阔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森林类型。而保存较好的南亚热带森林典型的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原始森林。鼎湖山因其特殊的研究价值闻名海内外,被眷为华南生物种类的“基因储存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 鼎湖山自唐代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公元676年,惠能高僧的弟子智常禅师在鼎湖山西南之顶老鼎建白云寺,此后,高僧云集这里,环山建起三十六招提,前来朝拜、游览的兆腔信香客、游人越来越多。明崇祯年间,即公元1633年,和尚在莲花峰建起莲花庵,第二年又迎来高僧栖壑和尚入山奉为主持,重建山门,改莲花庵为庆云寺,到了清代,庆云寺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岭南四大名刹之首。鼎湖山因为覆盖着茂密的森林而蕴藏着丰富的泉水,从而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流泉飞瀑。幽深的自然景观,东西两溪流形成两大景区:天溪景区、老鼎景区。九十年代新开发的鼎湖山新景区叫”新鼎景区”。罗浮山位于博罗县西北,东江之滨,地跨博罗、龙门和增城三县,为岭南 著名的旅游胜地,素有族轮“蓬莱仙境”之称。罗浮山风景幽美,气候宜人。山峰林立,有 铁桥、玉女、骆驼和上界等大小山峰 432座。主 峰飞云峰海拔近1300米,不愧是“岭南第一山”。 罗浮山水源相当丰富,山上有980 多个瀑布泉井, 其中著名的有“薄雾炎天犹飘渺,十里吹来毛骨 寒”的白漓瀑布,“跌宕千尽响如雷”的白水门 瀑布,以及“峰头两道瀑布水,飞作满天风雨声” 的黄龙洞瀑布。山下有微波荡漾的白莲湖和芙蓉 池。泉井如“泉涌而出,满而不溢,汲而不涸, 清洌甘甜”、为苏东坡所推崇的卓锡泉。 罗浮山中石室洞穴也比比皆是。如通天、罗 汉、伏虎和滴水等72个石室幽岩和朱明、蓬莱、 桃源、蝴蝶和夜乐等18个洞天奇景。朱明洞是山 上最大的洞穴。 天下名寺观多,罗浮山是岭南的宗教圣地。 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年),葛洪到罗浮山创建了白鹤、都虚、孤青 和酥醪等4 座道观。南北朝时萧誉把佛教引上来。全盛时期 罗浮山上有 9观18寺22庵之多,其中影响较大的道观有冲虚、白鹤、黄龙、九天和酥 醪等;佛寺有华首、明月、龙华、宝积和延祥等。故有“神仙洞府”之 称。 冲虚道观是罗浮旅游风景区的主要景观,可以它为中心,依次顺圆枯着 线路游览南观、华首、黄龙观、延祥封、卓锡泉、五龙潭、九天观、 白瀑布和酥醪观等风景点。 沿白莲湖畔,经会仙桥穿参天荫蔽的古林便是冲道观。它坐北朝南, 殿宇掩映在苍松古柏之中。照壁山墙浮玲珑透剔,殿上飞檐木雕。寺观 始建于东晋年间,由道学家葛洪来罗浮山创建东西南道教圣地。道教把 天下的道家丛林宫观定为“十大洞天”、“七十二福地”。冲虚古观是 第七洞天,三十一福地。历代香火鼎盛,游客如云,影响较广。据传杭 州西湖的黄龙洞和香港的黄大仙祠都是从冲虚观转辗分支出去的。 罗浮山的名胜古迹及宗教影响,使历代名人学士慕名而来,游览、 吟咏、题词刻石,因此摩崖石刻和碑碣比比皆是,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 化遗产。丹霞山位于韶关市东北54公里处,距仁化县城 9 公里,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其余三座名山是罗 浮山、四樵山、鼎湖山)。丹霞山海拔 408米,不 算高,但它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 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直指蓝天,无数奇 岩美洞,隐藏于山中,景色相当奇丽。因而,有人 曾说过这样过誉的话:“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广 东一丹霞”。丹霞山的岩石含有钙质、氢氧化铁和 少量石膏,呈凡红色,是砂岩地形的代表,地质学 称为“丹霞地形”。 丹霞山风景区可划分为上中下三层。 上层景区有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长老峰 上建有一座两层的“御风亭”,是观曰出的好地方,可容200多人。在 亭上可看到周围的僧帽峰、望郎归、蜡烛峰、玉女拦江、云海等胜景。 海螺峰顶有“螺顶浮屠”,附近有许多相思树。下有海螺岩、大明岩、 雪岩、晚秀岩、返照岩、草悬岩等岩洞。宝珠峰有虹桥拥翠、舵石朝曦、 龙王泉等景点。中层景区以别传寺为主要景点,从这里到通天峡,两旁 岩石像合掌一般,游人必须小心翼翼,手扶铁索,碎步而上。“幽洞通 天”四个苍劲大字刻在石壁上,更增添了这里的险势,使人顿生寒意